榆林:打好项目带动组合拳 为高质量发展添动力

作者:榆林市企联会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23-02-09 10:26:08 阅读:1708
【字体: 默认 打印
分享到:
分享微信、朋友圈 ×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榆林谋划和推动了一批带动性强、可持续性好、综合效益高的高质量项目,这些重点项目已经成为榆林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榆林市66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开复工,全年完成投资563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21%;投资总额达到5564亿元的240个市级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1192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1112亿元107%,同样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府谷民用机场试验段工程开工建设项目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

府谷民用机场试验段工程开工建设项目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

聚焦高质量发展 精心谋划建设项目

高质量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

近年来,榆林多措并举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及招商引资工作,坚持“四个一批”机制,确保计划开工项目稳步推进;围绕转型八大主攻方向和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滚动谋划储备项目,持续壮大项目库、不断充实投资量;全面强化招商引资,聚焦重点区域,招引企业来榆投资兴业。

“今年,榆林全市上下牢牢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强化项目全周期服务和管理,扎实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全市项目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榆林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榆林市把招商引资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务,打好产业链招商、科技招商、飞地招商“组合拳”,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数据链、政策链深度融合,积极构建企业集聚、项目集合、产业集群、要素集约、创新集成的现代化产业生态体系。重点打造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煤基碳素材料、煤基储能材料及电解液、电子化学品等化工新材料产业链条,围绕重点产业链培育“链主”,发挥“链主”带动作用,引领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形成一批结构布局合理、技术自主可控、特色优势明显的标志性产业集群。

府谷清水川电厂第三期项目建设现场

府谷清水川电厂第三期项目建设现场

此外,榆林还紧紧围绕重点产业链,以“补链强链延链”为抓手,一方面围绕“链主”企业,按照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模式,不断拉长加粗产业链条,实现“一链一长”“一链一图”“一链一策”“一链一团队”,加快培育壮大一批优势集群产业;另一方面支持和鼓励“链主”企业推动重点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加强企企联合,以商引商、配套招商,打造共同体、联合体。

同时,高水平构建营商环境,为引来大企业、落地大项目、积聚大产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

1月6日,榆林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全市2022年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统计结果新鲜出炉:省上下达的66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开复工,全年完成投资563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21%,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市级自主安排的、投资总额达到5564亿元的240个市级重点项目,截至12月底,共完成投资1192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1112亿元107%,同样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全年先后有佰嘉瑞120万吨甲醛及下游工程项目、榆能榆横热电、可可盖煤矿、榆林学院科创新城校区等136个项目开工建设。

紧扣稳增长目标 全力以赴建设项目

如何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2022年,榆林市全面落实全省高质量项目推进会议精神,多措并举抓前期、促开工,着力破解瓶颈制约,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建设,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为了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确保重点项目快速推进,2022年年初,榆林市主动作为、精准施策,全面排查项目制约问题,全力破解难点堵点问题,特别是实施重点项目问题台账管理,以“双周调度、按月通报”制度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全球首套无汞催化技术成套施工工艺

全球首套无汞催化技术成套施工工艺

榆林市发改委项目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实行“双周调度、按月通报”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快推进项目审批和建设,特别是推进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客观条件给工期进度带来的影响。

为此,榆林市要求全面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承诺办理”等机制,全面实行项目审批“全程代办”制度,为项目业主提供“保姆式”服务。

此外,榆林市发改委还专门发文,要求各级要素保障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集中要素配置,强化政策资源向重点建设项目倾斜,继续在资金保障、用地指标、前期审批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及时帮助解决项目前期手续办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项目顺利建设创造条件。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榆林煤化公司3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在榆林正式投产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榆林煤化公司3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在榆林正式投产

为了更好地为重点项目保驾护航,2022年6月,榆林市委、市政府召开安全生产工作调度会,强调要在榆林市营造“以招商引资论英雄、以项目建设排位次”的浓厚氛围,以机制化推进工作,坚持“四个一批”举措,坚持重点项目联审联批、重点项目双周推进制度,加强项目建设。

据榆林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榆林市提出“两个双周”机制,旨在全面强化项目的全周期管理和服务,即实行双周联审联批和双周现场推进,在一线夯实项目、在一线研究项目、在一线推进项目,用一批接一批的高质量项目推动榆林高质量发展。

抢抓新机遇风口 靶向施策招引项目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聚酯级乙二醇产品正式发车!” 2022年11月8日上午,在榆林化学项目现场液体公路装卸站前,榆林化学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会民下达启动指令,3辆卡车缓缓驶出,将满载的乙二醇产品首次运往国内知名聚酯工厂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这标志着该公司生产的符合标准规定的聚酯级乙二醇产品正式进入市场。

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4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一次打通全流程成功产出合格乙二醇产品1

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4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一次打通全流程成功产出合格乙二醇产品

作为榆林市重点建设项目和全球在建最大煤化工项目,榆林化学180万吨/年乙二醇工程历时3年建设,首台气化炉投料一次成功、单系列一次性开车成功并顺利产出乙二醇产品……一项项成绩不断刷新着榆林工业生产纪录。

“该项目建成后可降低乙二醇产品进口数量,提高我国高端化学品的数量和质量,助推高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榆林化学公司副总经理王为锋说。

作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榆林市在“双碳”背景下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而“双碳”目标也为榆林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坚定了榆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信心。

2022年,在榆林市定边县,位列全球风电叶片制造行业前三名、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保持第一的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布局了国内第9个风电叶片制造基地——中材科技(榆林)风电叶片有限公司年产300套风电叶片制造基地项目。

这是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在陕西布局,也是今年其在国内建设的3个风电叶片生产基地之一。该基地规划为陕西、山西、甘肃、宁夏及内蒙古5省(区)风力发电项目提供大型风电叶片,产能在全国10个生产基地中位居前列。

佳县宏远天然气项目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储气罐上开展焊接、安装作业。陈静仁 摄

佳县宏远天然气项目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储气罐上开展焊接、安装作业。陈静仁 摄

地处西北的陕西,不仅蕴藏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而且新能源资源禀赋也很优越。初步推算,陕西太阳能资源经济技术可开发量约1.1亿千瓦。全省大部分地区属于风能资源1级区,陕北长城沿线的定边中部地区、靖边中部地区、黄河沿线部分地区及宝鸡凤县小部分地区属风能资源2级区。特别是全国县级区域油气产能第一大县定边,地处陕西“风口”,县域内年平均风速6米/秒,年有效风时4000小时以上,可利用面积达3000多平方公里,是全省风力资源最富集的地区。

落子陕西,在定边县建设风电叶片制造基地,是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后的决定。

陕西电子信息集团西安黄河定边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

陕西电子信息集团西安黄河定边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

杨桥畔光伏产业园区一角

杨桥畔光伏产业园区一角

“十四五”以来,随着国家碳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相继出台,新能源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榆林各地纷纷发力“追风逐日”,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落地建设。

破解卡脖子难题 多措并举保障项目

项目要发展好,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

近年来,榆林按照“科技研发、中试孵化、人才基地、榆林转化”四大功能和“一原两地多区”总体思路,围绕“一原”,精准衔接省秦创原平台,竖起榆林秦创原大旗,市、县两级成立15个创新促进中心。围绕“两地”,在秦创原总窗口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沣东)8号楼以应急工程方式打造榆林“主中心”;依托榆林高新区建成“副中心”,目前在孵企业126家。围绕“多区”,在全市布局了17个“两链”融合试验区、技术研发中心、成果转化中心、中试孵化基地等创新区。

绥北物流园铁路专用线工程硬横梁架设完成

绥北物流园铁路专用线工程硬横梁架设完成

同时,以制度创新构建秦创原环境。出台榆林秦创原《政策包》《三年行动计划》《三支队伍建设方案》《“揭榜挂帅”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特别是10月份出台了《科技型企业科技创业载体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园区奖补实施细则》《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合同交易科技人才引培研发投入奖补实施细则》,逐步形成“1+N”政策体系。

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大量驻榆林的中省能源企业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在各领域布局了一大批填空白、破纪录、补短板的关键项目。

2022年8月1日,世界首个实用化和规模化零碳智慧能源中心——榆林科创新城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示范项目建成投用。

延长石油榆神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50万吨年煤基乙醇项目。孙永波摄

延长石油榆神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50万吨年煤基乙醇项目。孙永波摄

“该项目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含氢能的零碳多能源供需系统的实用化和规模化示范应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管晓宏介绍道。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聚八方英才而用,正是这些年榆林的发力方向。近年来,榆林在人才竞争中赢得主动,先后聘请邵明安、潘复生两名院士在榆林设立省级院士工作站,聘请刘中民等19名院士担任“院士之家”科学家,强化“顶尖人才”在推动全市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中的智力支撑。同时,以平台、项目等方式大力支持有基础、有条件的创新创业人才申报省级科技创新人才。依托国内首个撮合技术经理人事务所,培养“科技经纪人”220个,建设“科学家+工程师”队伍24支,“新双创”队伍创业导师520名,创新型企业家1100多名,推出重点需求项目400余项,对接重大成果240余个,科技项目转化注册企业数量95家,技术合同交易额近8亿元。

榆林烯烃抗氧化剂催化剂项目建设现场  孙永波 摄

榆林烯烃抗氧化剂催化剂项目建设现场 孙永波 摄

此外,为加大基础人才队伍选派力度,蓄势聚力增后劲,榆林在全省首创实施工业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128名专兼职特派员深入企业开展服务;选派130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和137名三区科技人才,深入农村开展科技创业与技术服务,实现“4+X”产业全覆盖。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榆林市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因势而谋、乘势而上,继续奋力谱写新时代榆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周金柱)